行香子 · 题画美人

谁向冰绡。淡写轻描。新妆巧、杨柳纤腰。云鬟叠叠,绣带飘飘。又眼儿媚,眉儿秀,脸儿娇。
有个妖娆。曾得相遭。细思量、何处逍遥。料应今夜,月下吹箫。在梅花溪,桃花岸,杏花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朱中楣的《行香子·题画美人》是一首描写画中人物之美、气质与神态的古典诗词作品。这首作品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下面将详细介绍《行香子·题画美人》:

  1. 作者背景:《行香子·题画美人》的作者是朱中楣,属于明朝时期的文学家。朱中楣所处的年代,正值中国文学创作的高峰期,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以及对美的追求。

  2. 诗词原文:朱中楣所创作的《行香子·题画美人》,其原文如下:

桥亭八咏为宗人府经黄子中赋·其七·甘泉飞瀑

危峰高不极,瀑布半空飞。岩风吹莫溅,恐湿绿萝衣。

其中“桥亭八咏”可能是朱中楣所撰写的作品之一,而“甘泉飞瀑”则可能是另一篇作品。这两首作品共同构成了朱中楣的“甘泉诗选”,体现了他的诗歌创作风格和审美倾向。

  1. 诗词鉴赏与赏析:《行香子·题画美人》在语言表达上采用了典雅流畅的文言文,通过精细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画中美人的风姿绰约和内在气质。朱中楣通过对美人面部表情和体态的细致刻画,赋予了画作以生动的生命。这种描写手法,在当时文人作品中较为罕见,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眼光。

朱中楣的《行香子·题画美人》不仅是对画中美人外貌与神态的高度概括,也是对其内在品质的深刻揭示。这首诗不仅丰富了中国的古典文学宝库,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