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戍悲笳咽,荒陵落日殷。
眼中千里客,楼外六朝山。
良会矧不易,清游那可删。
高吟聊复尔,莫使动江关。
同时明府登鼓楼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同时明府登鼓楼作》是一首出自清代的五言律诗,作者是蒋节。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意境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以及历史的深刻理解与感慨。
从文学价值来看,诗歌以“同时明府登鼓楼”为题,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更通过这一行为传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历史更迭的感慨。诗中的“列戍悲笳咽,荒陵落日殷”两句,通过对比戍边士兵的悲壮与荒废的古陵,反映了战争与和平的冲突以及朝代更替的自然规律。此外,“眼中千里客,楼外六朝山”则形象地勾勒出了游子身在异乡、心系故乡的情景,以及六朝古都的沧桑变化。
从艺术手法上,这首诗运用了诸多古典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例如,“眼中千里客,楼外六朝山”不仅描绘了地理景观,还暗含了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之感。而“良会矧不易,清游那可删”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难以持续的无奈感伤。这些句子不仅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也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含蓄深远。
从情感表达上看,这首诗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内涵。通过对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个体与国家的对比,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共鸣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人生百态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历史的尊重与留恋。这种情感表达的深度和广度,体现了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
从创作背景来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及作者背景也值得一提。蒋节作为清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虽然具体创作时间未详,但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时代感,这也反映了清代文人在面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时的情感态度。
《同时明府登鼓楼作》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诗歌作品,更是一部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情感表达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人们不仅能够领略到古典诗词的魅力,更能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历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