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府招赏牡丹次韵

瓯碧鞓红遍草堂,为花耐得六时忙。
眼根已眩曼陀雨,鼻观疑参笃耨香。
愧我飧盘惊节物,看君健笔擅词场。
绿章便奏通明殿,语尔封姨莫漫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张明府招赏牡丹次韵》是清代诗人蒋节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牡丹花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蒋节的诗歌以简洁的四句构成,语言平实而富有画面感。诗句“瓯碧鞓红遍草堂”,形象地描绘出牡丹盛开时的壮丽景象,瓯碧(即深绿之色)与鞓红交相辉映,使得草堂显得生机勃勃。紧接着“眼根已眩曼陀雨”则表现了牡丹花色彩斑斓、繁复多变的特质,如同一场视觉的盛宴;“鼻观疑参笃耨香”则暗示了花香浓郁,沁人心脾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这四句诗不仅捕捉了牡丹的外在美,还赋予了其生命力和情感,展现了牡丹在诗人心中的崇高地位。

从艺术手法上来讲,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古典诗歌表达方式,如用典和借喻等。“看君健笔擅词场”一句,将牡丹比作文人墨客笔下的佳作,这不仅赞美了牡丹的美丽,也暗含了诗人自身的文采出众,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种艺术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的内涵更为丰富,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

从文化背景和历史价值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颂扬,也是古代文人生活情趣的一种体现。牡丹作为中国传统园林中常见的花卉之一,象征着富贵和繁荣,在古代文人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蒋节通过自己的作品,不仅向世人展示了牡丹的美丽,也传递了一种文化自信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张明府招赏牡丹次韵》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的作品。通过对牡丹这一主题的深入挖掘,蒋节展现了自己高超的文学造诣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