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卧澎阳思不穷,离怀愁入晚潮风。
樽开东海山环坐,篷向南天水映空。
卖赋何心竞冷艳,有刀谁敢问雌雄。
七言诗作题桥意,留得知音岛屿中。
澎湖旅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澎湖旅思》是清代诗人翟俦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翟俦,山东掖县人,嘉庆年间的清廪生,曾任北路理番同知、彰化知县等职。他的生平经历丰富,对澎湖地区也有较深的了解和感情。
- 创作时间:诗中提及“嘉庆七年(1802)六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澎湖海防同知”,可见此诗应创作于此时间段,具体年份不详,但可推断其创作于清朝中期的澎湖海防时期。
诗歌原文
万里篷飞天际去,一身宛在岛中悬。烹茶煮酒销愁日,扫地焚香静客缘。逢世敢吟招隐赋,有书久欠买山钱。回头自笑烟波外,蝴蝶梦中二十年。诗歌解析
- 第一句:“万里篷飞天际去,一身宛在岛中悬。”这两句描绘了诗人远航的场景,表达了他身在海上却心系故土的情感。
- 第二句:“烹茶煮酒销愁日,扫地焚香静客缘。”反映了诗人在异乡生活时的孤独与无奈,通过烹饪和焚香来排遣内心的忧郁。
- 第三句:“逢世敢吟招隐赋,有书久欠买山钱。”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能实现理想归隐之梦的遗憾。
- 第四句:“回头自笑烟波外,蝴蝶梦中二十年。”诗人通过自嘲的方式结束了全诗,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接受。
《澎湖旅思》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段记录历史、反映时代变迁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欣赏到诗人的艺术成就,也能从中汲取到人生哲理和历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