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园居诗

有客忽叩门,来送润笔需。
乞我作墓志,要我工为谀。
言政必龚黄,言学必程朱。
吾聊以为戏,如其意所需。
补缀成一篇,居然君子徒。
核诸其素行,十钧无一铢。
其文倘传后,谁复知贤愚?
或且引为据,竟入史册摹。
乃知青史上,大半亦属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后园居诗》是清代诗人赵翼创作的一首咏史诗。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内容:

  1. 作者介绍
  • 赵翼生平:赵翼,字云崧,号瓯北,清朝著名文人,生活在清初乾隆年间。他的一生见证了中国从封建王朝到近代社会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政治、文化背景为赵翼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 诗歌风格:赵翼在文学上成就卓著,其诗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评论社会现实为主,语言精炼,寓意深远。《后园居诗》作为其晚年作品,反映了他对当时政治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与批判。
  1. 诗词原文
  • 《后园居诗》原文如下:“有客忽叩门,来送润笔需。乞我作墓志,要我工为谀。言政必龚黄,言学必程朱。吾聊以为戏,如其意所需。”。
  1. 诗歌鉴赏
  • 主题思想:《后园居诗》通过对来访者的描写及与之交流的场景,揭示了作者对名利诱惑的抗拒以及对真实自我的追求。通过对话形式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及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 艺术特色:该诗采用了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对话形式,使读者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作者的讽刺意味。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增强了诗歌的可读性和艺术感染力。
  1. 历史文化背景
  • 时代背景:诗作创作于清朝乾隆年间,这个时期的中国正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和经济发展阶段,文化艺术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 社会环境:在这个时期,知识分子面临各种挑战和困境,包括政治压力和学术争议,这反映在赵翼的作品中,也体现了他对于当时社会状况的敏锐观察和深刻反思。
  1. 文学价值
  • 思想深度:《后园居诗》不仅仅是对特定历史时期的记录,更是一部蕴含着丰富哲理和人生感悟的作品。它反映了作者对传统价值观的反思以及对现代道德规范的追求。
  • 文学地位:作为赵翼晚年的作品,《后园居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创作高峰,也成为了研究其文学理念和艺术风格的宝贵资料。
  1. 社会影响
  • 读者反响:《后园居诗》问世后,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好评,被后人多次引用和评论,成为理解赵翼及其时代的重要文本。
  • 传承意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后园居诗》不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还对后世文人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园居诗》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而且其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使其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传递中华文化精神的重要桥梁。对于喜爱古典文学以及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有兴趣的读者而言,深入了解《后园居诗》不仅能获得审美上的享受,还能深化对中国社会变迁和文人心态的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