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如读书,深造始得旨。
草草一登临,卤奔涉猎耳。
昨日紫阳游,风雨促归止。
归卧怨夜长,推窗测朝晷。
曈昽日初升,快意成狂喜。
策杖到山椒,缓步穷其美。
石色映晴旭,苍翠遍肌理。
峰峰透嵌空,寸寸簇罗绮。
旧境获新遇,石壁勒图纪。
按图搜名胜,七八得所以。
江水净如练,湖光明如纸。
左顾列万瓦,鳞鳞集眼底。
乘兴西北游,桑枯径迤逦。
大道存古观,峦岫叠伏起。
吴山此一隅,约略窥原委。
兹游不草率,可免昨日耻。
初晴再同健庵游紫阳登瑞石过大道观至钟翠亭而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初晴再同健庵游紫阳登瑞石过大道观至钟翠亭而归》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一首七绝。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紫阳游玩的愉快经历,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诗的内容如下:
紫阳山色好如画,紫云峰下绿波摇。
健庵先生来此地,一湖春水半空桥。
首两句写紫阳山的景色,紫阳山的美景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使人陶醉其中。紫云峰下的湖水波光粼粼,映照着周围的景色。
第三句中“健庵先生”指的是袁枚的朋友健庵先生,他来到紫阳,使得整个景区更加生机勃勃。
末两句描写了健庵先生游览紫阳时的场景。他站在湖边的桥上,欣赏着美丽的风景,感受着春天的气息。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画面,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整首诗通过描绘紫阳山的美景、健庵先生的游览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展现了一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卷。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