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居二首

溪塘过雨绿浮萍,世事如蛙塞耳听。
老去已无书可读,故人新赠养牛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移居二首》是陶渊明创作的一组诗歌,写于晋安帝义熙六年(410年)。这组诗主要描绘了陶渊明归隐田园后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体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与友人共处的乐趣以及在田园生活中自得其乐的情景。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首作品:

  1. 《移居二首》第一首:这首诗的前四句“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表达了作者当初选择南村居住的初衷,并非为了寻找一个理想的居所,而是因听闻那里有很多善良质朴的人,愿意与他一起度过快乐的时光。接下来的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南村的生活状态,“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南村的深深喜爱,已经在这里度过了许多时光,现在又重新开始了新的生活。最后四句“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过宿逐余夕。”则是对前四句的具体化,描述了诗人住所的简朴,足以满足生活需要,而邻居们也常常来访,共同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

  2. 《移居二首》第二首:这首诗的前六句“饮酒务农,不虚佳日,即事成篇,其文简质。”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即诗人在田园生活中饮酒、务农的日常活动。诗人强调,虽然过着平凡的生活,但并不感到空虚,因为每一天都有值得纪念的事情发生。接下来的四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了诗人在东篱下采摘菊花,欣赏南山美景的场景。诗人在这里不仅展示了他的自然美,还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境界。最后四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境界的真实和美好,尽管诗人试图用言语表达,却觉得无法完全传达其中的含义。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简单事物的独特感悟,展现了陶渊明深厚的人生修养和高洁的情操。

《移居二首》不仅是陶渊明文学创作中的重要篇章,也是中国古代田园诗的代表之一。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深入阅读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陶渊明的人生哲学和艺术追求,从而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