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犯 · 登华阳山

翠阴四月,入山十里春秧净。樵径。引一线松风到山顶。遥天沆瀣色,冷日玻璃性。端正。合唤作荣州主人影。
山名近古,想是南齐定。如梦醒。算兴亡、荒县辟灵境。涧石生花,水禽过岭。风韵。绿得玉娥妆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侧犯·登华阳山》是赵熙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赵熙(1867-1948),号香宋,四川荣县人,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尤以词著称。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及内容赏析如下:

  1. 作者简介:《侧犯·登华阳山》的作者是赵熙,他的一生经历了清朝末年的变革与动荡,以其直言敢言、敢于挑战权威的个性闻名于当时的政治舞台上。赵熙不仅在诗词创作上有着深厚的造诣,还精通戏曲,其诗作中既有对唐宋文化的继承,也体现了个人敏捷的创作特色。

  2. 创作灵感:该词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作者登山所见之景。翠绿色的山林、入山十里的春秧以及山上的松树,这些自然景观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使他在作品中描绘出一幅幅如梦如幻的自然画卷。

  3. 作品原文:翠阴四月,入山十里春秧净。樵径。引一线松风到山顶。遥天沆瀣色,冷日玻璃性。端正。合唤作荣州主人影。山名近古,想是南齐定。如梦醒。算兴亡、荒县辟灵境。涧石生花,水禽过岭。风韵。绿得玉娥妆靓。

  4. 作品赏析:赵熙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相结合,使得整首词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蕴含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现实社会的忧虑。其中,“山名近古”一句,透露出作者对于过往历史的思考,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心。

  5. 作品影响:赵熙的这首词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受到了后世学者和文艺爱好者的高度评价。赵熙的词作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歌,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和表达。

赵熙的《侧犯·登华阳山》是一首充满深意的词作,它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更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社会以及自然的独到见解和情感体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赵熙的文学成就及其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珍贵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