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黄花旧日,红豆一灯,故人书到乡县。溅渌铜瓶,醉香玉茗,记挽虾蟆山半。一梦天荒,八年人老,蓬莱清浅。带泪痕回数,前生万劫,红羊难算。
君抱湘云一片。叹如今未死,几时重见。便摧却亡新,未了范砖书卷。巴山路隔,洞庭波冷,夜雨伤心秋晚。倘岁暮有信江淹,幸托衡阳飞雁。
望湘人 · 得芷孙学使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赵熙并非现代诗人,而是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他的作品《望湘人·得芷孙学使书》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故人和往事的深切怀念。
《望湘人·得芷孙学使书》是赵熙创作的一首词,创作背景与作者的个人经历紧密相关。据记载,这首词是在光绪十六年(1890年)进士及第后所作,此时赵熙已授编修,转江西道监察御史。此时期正值清季,社会动荡不安,政治环境复杂,而赵熙以其不屈的品格和直言敢谏的性格著称于世。他的词作多反映了他对时局的担忧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关注。
《望湘人·得芷孙学使书》中蕴含的情感丰富而细腻。词中的“正黄花旧日,红豆一灯,故人书到乡县”描绘了一幅别离后的思念景象,黄花代表了秋天,而红豆则象征着爱情和回忆。这些意象在古代诗词中常常用以表达离愁别绪和深情厚意,通过这些具体的景物来传达词人的感伤与期待。
词的下阕“溅渌铜瓶,醉香玉茗,记挽虾蟆山半”则是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回忆,展现了词人在特定环境下的情景。这里的“溅渌铜瓶”可能指的是饮酒的场景,而“醉香玉茗”则形容了一种美好的茶文化体验。通过这样的描写,赵熙不仅展现了自己的生活状态,也间接反映了他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望湘人·得芷孙学使书》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词作品,它深刻地体现了赵熙的个人情感、历史背景以及文化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到赵熙的生活经历和他的文学成就,同时也能更深刻地理解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