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菊对芙蓉复约叟

蛩语诗心,雁天霞脚,传来片玉山城。乍霜花黄瘦,风叶红惊。意中各有伤春梦,到白头都是兰成。不堪肠断,重阳雨色,万树秋声。
相对忍说瑶京。剩五云秋禊,镜里前清。劝麻姑老了,休管蓬瀛。明年也念花潭约,怕去时月落潮平。灞陵铜狄,禅床一觉,镫火三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菊对芙蓉》是清朝诗人赵熙创作的一首古诗。赵熙,字秋谷,号一阑,生于1864年,卒于1906年,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至民国时期的历史变迁,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这首诗作《金菊对芙蓉·复约叟》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情感,展现了作者的诗心以及其对人生与自然感悟的独特视角。赵熙以蛩语、雁天为象征,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又高远的意境。诗中“乍霜花黄瘦,风叶红惊”两句,生动地捕捉了初霜时节的景色变化,既体现了季节的更替,又暗合了作者内心的伤春情绪。这种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致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使得整首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还深刻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在文学艺术上,赵熙的《金菊对芙蓉·复约叟》同样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成就。诗中的意象丰富,通过对菊花、芙蓉等花卉的形象描写,以及对秋天景象的细腻刻画,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卷。尤其是最后两句“意中各有伤春梦,到白头都是兰成”,更是巧妙地运用典故和比喻,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哲思与感慨。这种深刻的艺术内涵,使其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金菊对芙蓉》不仅是赵熙个人艺术风格的体现,也是清代晚期诗歌风貌的一个缩影。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喜爱古代诗词的读者来说,这首作品无疑是了解中国古典诗歌不可多得的珍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