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宫春寄山腴

红萼孤山,青莲双盏,妒君浅醉寒宵。知否冬心,萧然斑鬓,故人僧况无聊。万松深处,剩行卷、天风海涛。思量如我,云白山青,无限穷交。
茶名黛黛花娇。春到屏山,蛾翠应描。平地生波,千声吠犬,赵州有酒齐浇。草堂冲雪,送驴背、长桥短桥。新词多少,香阁双柑,红玉吹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庆宫春·寄山腴》是清朝诗人赵熙的一首词作

在文学领域,赵熙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创作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庆宫春·寄山腴》便是其代表作之一。该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及自身的孤寂之情。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具体介绍这首词:

  1. 作者背景
  • 赵熙,字尧生,号香宋,湖南善化(今属长沙)人,清代诗人、画家。他是“湘绮楼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作多以写景抒怀为主,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1. 词作内容
  • 《庆宫春·寄山腴》原文如下:红萼孤山,青莲双盏,妒君浅醉寒宵。知否冬心,萧然斑鬓,故人僧况无聊。万松深处,剩行卷、天风海涛。
  • 词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哀愁的画面:孤山红叶、青莲与酒盏相伴,似乎在嫉妒着主人的轻醉。冬天的心境和稀疏的白发,透露出岁月的痕迹以及与故友间的无言寂寞。最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在万松深处独自行走时的情景,行卷伴随着天风海涛,显得格外孤独。
  1. 艺术特色
  • 《庆宫春·寄山腴》在艺术上展现了赵熙的高超技巧。他巧妙地将自然景物、季节变化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使整首词既有画面感又富有诗意。特别是“知否冬心,萧然斑鬓”两句,既体现了季节的变化,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 赵熙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红萼孤山”象征着坚韧不拔,“青莲双盏”则暗喻高雅脱俗。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深邃而美丽的艺术世界。

《庆宫春·寄山腴》不仅展示了赵熙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其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理解。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从艺术表达上来看,这首词都值得读者细细品味,从中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