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红浪。任布衾似铁,心头春涨。论身材稳过铛形,锡制巧镕金匠。燕玉也知情,自占这头,尽它心赏。壶公样。
到五更、相偎忘了天亮。笑我浑疑京邸,傍绣枕,新移火炕。是乡堪老,慎漏泄、夜情摇荡。东风到,新恩便夺,已过一冬无恙。梅花帐者温存,青奴休想。
阳台路 · 戏咏汤婆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阳台路·戏咏汤婆子》是清末近现代初词人赵熙创作的一首词作。下面是对这首词的详细解析:
作者赵熙:赵熙,字尧生,号香宋,生于四川荣县的一个书香门第。光绪十六年(1890年)进士及第后,授编修,转江西道监察御史,因直言敢谏而闻名于清季。他的一生充满了政治和文学上的奋斗与成就,晚年归乡六百日中创作出三卷《香宋词》,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原文:《阳台路·戏咏汤婆子》是赵熙创作的一首词,其原文如下:贮红浪。任布衾似铁,心头春涨。论身材稳过铛形,锡制巧镕金匠。燕玉也知情,自占这头,尽它心赏。壶公样。到五更、相偎忘了天亮。笑我浑疑京邸,傍绣枕,新移火炕。是乡堪老,慎漏泄、夜情摇荡。东风到,新恩便夺,已过一冬无恙。梅花帐者温存,青奴休想。
诗词赏析:《阳台路·戏咏汤婆子》是赵熙对汤婆子这一传统生活用品的艺术化描写与情感寄托,通过细腻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温馨与怀旧的场景。词中的“贮红浪”形象地描绘了汤婆子被温暖包裹的情景,而“心头春涨”则喻指内心的喜悦与满足。通过对汤婆子的描述,赵熙不仅展现了其精湛的书法技艺,更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时光的珍惜。
《阳台路·戏咏汤婆子》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作,更是赵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深情致敬。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人文内涵,成为了中华诗词宝库中的瑰宝。通过阅读这首词,人们不仅能够领略到赵熙的文学才华,更能从中感受到他对生活细节的深刻洞察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