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路
阳台路,为汪渔垞题宋玉赋神女图,汪罕青同作。 阳台路:这是一首以宋玉赋中神女的形象来描绘女子的美貌和风情的诗。阳台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地名,与巫山神女有关,因此这首诗也被称为“巫山神女”。 梦潜寤。 感侻装媠服,荒唐云雨。 在梦中惊醒,感叹自己穿上华丽的衣服,陷入荒唐的爱情中。这里的“侻装”指的是华丽的衣裳,“媠服”则是指美丽的衣裳。 问含波、媚盼春莹,可解佩兰贻汝。
阳台路 · 赋得“手倦抛书午梦长”,效柳耆卿体,并次其韵 未天晚。耐困人昼永,诗书抛乱。掩纱厨、隐几南窗,神逐水沉香远。莲漏丁丁,一枕梦游,柳憨花暖。曾经惯。 注释: 1. 未天晚 - 没有到傍晚。 2. 耐困人昼永,诗书抛乱 - 忍受着漫长而无聊的白天,诗书被扔得到处都是。 3. 掩纱厨、隐几南窗 - 掩上门帘,坐在南窗下。 4. 神逐水沉香远 - 神魂随香气飘远。水沉香是一种香料
阳台路送客晚归城西陂揽景成咏 暮山远。见倒空翠湿,云开萍面。荡荒湾、雨气衰荷,秋在水灯红飐。愁杀渡江人,醉里解携,梦随波转。离声断。又暗催、湘弦鸿阵零乱。 注释:黄昏时分的山峦显得遥远,可以看到空荡荡的绿树覆盖着山间,云雾散开露出水面上荷叶的影子。在荒芜的河边,雨后的荷花凋谢,秋天的气息随着灯光映照在水中摇曳生姿。我的心情因为要分别而愁苦,醉酒后与友人道别,梦境也随之消散。离别的声音被打断
阳台路·戏咏汤婆子 【注释】贮红浪:指盛满热水的汤婆子。任布衾似铁,心头春涨:比喻汤婆子的热力能融化铁制的被子。燕玉也知情,自占这头:汤婆子像燕子一样知道主人的需要,自己占据了它的位置。壶公样:形容汤婆子的形态像酒壶。相偎忘了天亮:形容汤婆子的热量融化铁被子时,人与汤婆子相互依偎着忘记了天亮。笑我浑疑京邸,傍绣枕,新移火炕:嘲笑我误把汤婆子当成了京城的取暖器具
阳台路·为阮亭题余氏女子绣高唐神女图 巫山梦,浦兰含彩照,朝云神女。谁把纤秾长短,写出迁延徐步。宋玉当时,玮态瑰姿,彩毫曾赋。梦来去。又瑶佩褰帷,杳不知处。 但见吴绫一幅,绣无双、鸿惊凤举。彩缥吹烟,香透缯云丝雨。只描到使君,银钩小字,断肠千缕。大夫枕上依依,梦魂谁主。 【注释】 巫山梦:相传巫山神女住在山上,是楚襄王游猎时遇见的,后成为民间传说中的美女。此处指梦中见到的神女。 宋玉
阳台 款朱户。正彩云漏月,芳华初度。绣筵开、蜡炬光摇,称寿酒,觥同举。欢事太匆匆,便恁梦回,已成乖阻。分飞处。傍柳阴青骢,还久延伫。 忍访当时邻里,但燕子花闲自语。旧巢栖稳,怕未解、寸心愁苦。萦魂向天涯,问得媚景,是谁轻负。春将去。送春归、连旬风雨。 注释: 阳台:原指男女幽会之所,这里借指女子的住处。 款朱户:推开红色的门。 彩云漏月:形容夜色朦胧。 芳华:美好的年华。 绣筵:精美的宴会。
阳台路 · 次柳屯田韵 水乡晚。伫粉尘絮扑,红香撩乱。似高唐、峡雨霏霏,寻梦楚云非远。斜照上危阑,翠袖弄寒,紫衫呵暖。凭谁惯。便怎携、相将天女花散。 可是莲心中苦,凝露点、珠宫蘸眼。寸丝千缕,尽万绪、罥愁何限。浑无计、笼纱绣幄,醉倚舞茅芳馆。阳台畔。纵平生、离情难遣。 译文: 水乡的傍晚,独自站在阳台上,看着飘落的粉尘和纷乱的红香。这景象如同在高唐等待楚王一样,寻找梦中的人却遥不可及
【注释】 阳台路:词牌名。此为越中旧调,《尊前集》《花草粹编》俱作“上阳台路”。 楚天晚:楚地的傍晚。指代江南。 坠冷枫败叶,疏红零乱:形容秋天树叶凋落的样子,一片凄凉景象。 冒征尘、匹马驱驱:冒着尘土和风尘。骑着马匆匆赶路。 追念少年时,正恁凤帏(huī):回想当年,那时你正在闺房之中,娇媚如凤凰一般。 嬉游惯:嬉戏游玩的习惯。 又岂知:怎知道,怎么料想到。 前欢云雨分散
梦潜寤。 感侻装媠服,荒唐云雨。 问含波、媚盼春莹,可解佩兰贻汝。 依约烟心,翡翠正翔、玉荷羞语。 剩一眉、山痕遥黛横浦。 但婳秋虹天际,枉凤辇、寻香晚驻。 大夫才谲,要赚得、宠恩私与。 曾姑射、娟魂雪抱,也惯碧猜红妒。 何如不惑阳城,蓬挛南楚
未天晚。耐困人昼永,诗书抛乱。掩纱厨、隐几南窗,神逐水沉香远。莲漏丁丁,一枕梦游,柳憨花暖。曾经惯。 旧路儿、桃源前度人散。怅望碧溪流水,好梦醒、难抬倦眼。细思量处,又惹下、暗愁无限。人何在、风裳水佩,剩有绿阴幽馆。无端鸟语惊回,从何消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