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路 · 赋得“手倦抛书午梦长”,效柳耆卿体,并次其韵

未天晚。耐困人昼永,诗书抛乱。掩纱厨、隐几南窗,神逐水沉香远。莲漏丁丁,一枕梦游,柳憨花暖。曾经惯。
旧路儿、桃源前度人散。怅望碧溪流水,好梦醒、难抬倦眼。细思量处,又惹下、暗愁无限。人何在、风裳水佩,剩有绿阴幽馆。无端鸟语惊回,从何消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阳台路赋得“手倦抛书午梦长”,效柳耆卿体,并次其韵》是清代诗人顾太清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顾太清(1799-约1876),清朝女词人,字子春,号太清,满族。她是清朝著名的女词人,与纳兰性德齐名,有“满洲词人,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之称。
  • 顾太清精于词学,尤重周邦彦、姜夔之作,致力于咏物、题画。她的诗和词均有很高的成就,被后人誉为”满洲词人,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
  1. 作品原文
    未天晚。耐困人昼永,诗书抛乱。掩纱厨、隐几南窗,神逐水沉香远。莲漏丁丁,一枕梦游,柳憨花暖。曾经惯。旧路儿、桃源前度人散。怅望碧溪流水,好梦醒、难抬倦眼。细思量处,又惹下、暗愁无限。人何在?风裳水佩,剩有绿阴幽馆。无端鸟语惊回,从何消遗。
  • 这首词的原文如下:未天晚。耐困人昼永,诗书抛乱。掩纱厨、隐几南窗,神逐水沉香远。莲漏丁丁,一枕梦游,柳憨花暖。曾经惯。旧路儿、桃源前度人散。怅望碧溪流水,好梦醒、难抬倦眼。细思量处,又惹下、暗愁无限。人何在?风裳水佩,剩有绿阴幽馆。无端鸟语惊回,从何消遗。
  1. 艺术特色
  • 抒情手法:顾太清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她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情感体验。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自然美和人情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音乐性:顾太清的诗词具有强烈的音乐性,她的词句流畅优美,音韵和谐,读来如歌如诗,给人以美的享受。
  1. 文化价值
  • 顾太清的诗词不仅展示了清代文学的风貌,还反映了清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点。她的词作体现了女性词人的独立精神,以及她们对传统诗词创作的创新与发展。
  • 顾太清的创作活动也丰富了中国古典诗词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主题,为中国诗词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 历史影响
  • 顾太清的诗词在清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她的作品受到了后世文人的高度评价和广泛传颂。她的诗词不仅在文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研究清代文学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
  • 顾太清的生平事迹和诗词创作对于研究清代女性文学、宫廷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阳台路赋得“手倦抛书午梦长”,效柳耆卿体,并次其韵》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词作品,也是对清代文学和文化的一次深入挖掘。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文学的特点和发展历程,以及女性词人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和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