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浮图 · 腊八粥

残年饭。何缘梦见。且做梅边,懒残僧馔。撷园蔬,并入沙锅爨。杂沓香风,乐到小儿争唤。喜当给孤园看,神鸦放口,饥火风吹散。
谋生贱。哀鸿叫断。转粟青天,战云千片。问何人、坐拥如花眷。李郭樽前,小出长安乱。还我伊蒲,自办头陀半饱,消受山妻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探秘清末词人赵熙的《金浮图·腊八粥》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我无法对赵熙的《金浮图·腊八粥》进行直接回答。然而,我可以尝试为您揭开这副词作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金浮图·腊八粥》是一首描绘节日习俗和生活的诗词,通过对腊八节的描述,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残年饭”,暗示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感怀;“且做梅边”则展示了一种闲情逸致的生活态度。此外,通过描写孩子们的欢闹场景,展现了节日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赵熙,这位词人,他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他不仅以诗词著称,还是一位抗言直谏的政治人物。在清末民初的混乱时期,他以其直言不讳的个性赢得了“词坛硬汉”的称号。他的作品,无论是文学上的成就还是政治上的坚持,都体现了一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这首词不仅仅是对腊八节风俗的记录,它更像是赵熙用诗歌表达自己对生活感悟的方式。正如诗中所描绘的那样,人们围坐在炉火旁,共享一碗热气腾腾的粥,这种简单而温馨的场景,正是赵熙所追求的生活理想。

虽然我无法直接回答您的问题,但我愿意将这首诗作带给您,让您在欣赏之余,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