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雪乍晴,寒日升扶桑。出门邀河伯,东向同盳洋。
昨日之罘山,紫翠点水如鸳鸯。未至二三里,见人欲飞翔。
坐来忽复不相识,回峰叠嶂皆摧藏。赫然烟霭中,城郭连帆樯。
疑是秦楼船,归来阅千霜。又疑瑶宫与贝阙,神山倒影沧流长。
飞仙骖虎豹,晃漾凌波光。招招不得语,目极天苍黄。
同游竞指是海市,对之使我神扬扬。岁序闭冰雪,鱼龙走颠僵。
非时出瑰丽,此遇超寻常。当年苏夫子,雄词自炫惊海王。
惭予本凡才,未敢纵笔相颉颃。不请亦得睹,失喜欲发狂。
巨川细流两无拒,信知大海真难量。准拟还家诧乡党,讵肯此地辞杯觞。
天穷人厄总莫问,微尘大地俱荒唐。客散境变灭,半山还夕阳。
醉归却听暮潮上,浩浩天风吹面凉。
雪晴过海上适海市见之罘下自亭午至晡快睹有述时十月十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雪晴过海上适海市见之罘下自亭午至晡快睹有述时十月十日》是唐代诗人张乔的诗作。此诗描绘了作者在海上游览,看到海市蜃楼,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之处,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这首诗的开篇就以“海市蜃楼”为主题,描述了作者在海上游览时的所见所感。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阳光照射到水面或其他物体上,经过折射、反射等物理过程而形成的幻影。这种现象常常出现在晴朗的天气里,给人一种神秘而又美丽的感觉。
诗中的“亭午”指的是正午时分,这时太阳高悬,阳光强烈,使得海面上的水汽被阳光照射后发生折射和反射,形成了海市蜃楼。而“自亭午至晡”则描述了作者在海上观赏海市蜃楼的时间过程,从正午开始,一直到傍晚结束,整个过程持续了一段时间。
诗中的“快睹”则表达了作者在欣赏海市蜃楼时的心情愉悦和兴奋之情。作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也体会到了生活的美好与丰富。
《雪晴过海上适海市见之罘下自亭午至晡快睹有述时十月十日》这首诗以海市蜃楼为主题,通过描述作者在海上游览时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赞美。同时,诗中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也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