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偕陈心畬作二首

我亦悲秋者,飙轮感岁华。
风蝉咽残柳,霜蝶媚幽花。
山水供诗料,烟波隐钓槎。
浮生何恋恋,随处是吾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思偕陈心畬作二首”是清代蒋葆元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价值,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人简介
  • 蒋葆元:字子云,号紫溪,清代诗人、画家。其诗作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语言清丽自然,意境深远。
  • 陈心畬:生平不详,但与蒋葆元有交情。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第一首(其一):“慷慨寰中事,乾坤此寓生。风泉满清听,草木变秋声。”表达了作者对时世的感慨和对自然变化的观察。
  • 第二首(其二):“我亦悲秋者,飙轮感岁华。风蝉咽残柳,霜蝶媚幽花。”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作者的情感体验。
  1. 艺术特色分析
  • 情景交融: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实现了景物与情感的高度融合。
  • 用典手法:诗中使用了“飙轮”、“残柳”、“霜蝶”等意象,这些意象既有实景也有象征意义,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
  • 语言风格:整体语言清新自然,符合清代诗歌的审美特点,展现了诗人对古典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1. 历史背景与社会影响
  • 创作背景:据《清史稿》记载,蒋葆元生活在清朝康熙年间,他的诗歌多反映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个人情感。
  • 文化价值:这首诗不仅是蒋葆元个人情感的表达,也代表了清代中期文人的精神面貌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高的文化研究价值。

通过对“秋思偕陈心畬作二首”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清代中期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还展示了他们在面对复杂社会时的内心世界。这首诗作为清代诗歌的一个缩影,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文学资源和深刻的历史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