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葆元
【注释】 慷慨:意气奋发、情感激昂的样子。寰中:天下,这里指国家。乾坤:天地。寓生:寄寓生命(或寄托)的意思。风泉:秋风和泉水声。清听:清静地倾听。迂拙:笨拙、不灵巧。通才:有全面才能的人。新献颂:向皇帝上新的颂词。时清:国运清明,政治清明。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陈心畬的一首咏物诗。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句法整齐,对仗工整,音节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前两句以“乾坤”起首,写自己对国家的忠诚之情
月夜怀友人 不作远游客,那知离别情。 怜君年最少,于我谊弥亲。 凉意侵蟾影,秋怀起雁声。 几时酬旧志,烟水订鸥盟。 注释: 1. 不作远游客:不做远方的游子。 2. 那知离别情:哪里知道离别时的深情。 3. 怜君年最少:怜爱你年轻。 4. 于我谊弥亲:对我来说感情更亲密。 5. 凉意侵蟾影:凉意侵袭着月亮的影子。 6. 秋怀起雁声:秋天的心情引发了雁声。 7. 几时酬旧志
春雨二首 唐李建勋笔下描绘春雨之景与情感 1. 诗句原文与翻译 - 冶春怕唱恼春词,憔悴新来病不支。 译文:春天的天气让人害怕唱歌会扰动春风,近来我身体虚弱生病了。 - 除却狂歌兼痛饮,何曾开展一丝眉。 译文:除去疯狂的歌唱和痛饮,我从未展现过一丝喜悦的笑容。 2. 注释与赏析 - 注释:冶春,指春季,春雨;怕唱恼春词,形容春天的天气使人害怕;憔悴,形容身体不适;新来,最近以来;展开一丝眉
【解析】 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句说明。 本首诗写诗人春夜不寐,听春雨淅沥,由秋声而联想到芭蕉叶上滴落的春雨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裹头吟倦夜无聊”,写诗人因为思念而失眠,在昏昏欲睡中听到屋外淅沥的雨声,不禁摇头叹气
谒孝陵六首 百尺红墙古柏围,参天黛色藓花肥。宝城永閟龙长卧,华表空留鹤未归。 行脚老僧迎客懒,伤心废监守门稀。十三陵望昌平远,直北云烟接翠微。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一首 百尺红墙古柏围,参天黛色藓花肥。 - 注释:红墙指的是孝陵的红墙;古柏环绕说明历史悠久;黛色藓花肥指苔藓覆盖在墙体上,增添了岁月感。 - 译文:百尺高的红墙周围是古柏环绕,参天的树梢和苔藓让墙壁更加厚重。 -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题目为《读周诗》。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词仙旖旎忒情多":这里“词仙”指的是诗人自己,因为他擅长作诗,所以被称为“词仙”。而“旖旎”则是形容景色美丽动人的样子。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他的诗词之美,如画一般的美丽迷人,情感丰富。 2. "粉黛亲调画翠蛾":这里的“粉黛”是指女子的妆容,而“翠蛾"则是指女子的眉毛,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这句诗的意思是说
乱红飞舞漾帘钩,逐队寻芳杜若洲。 柳絮漫天花梦醒,诗成无处着春愁。 注释: 乱红飞舞:指乱落的花瓣在空中飘舞。 漾帘钩:随风摇曳在门帘上的花瓣。 逐队寻芳:形容春天里人们纷纷出去踏青游玩。 杜若洲:即“杜若洲”,一种植物,生长在水边或河边,常用于比喻离别之情。 柳絮漫天:描述柳絮随风飘散的场景。 花梦醒:形容春天的美丽让人陶醉,仿佛进入了一个美丽的梦境。 诗成无处着春愁
注释:船行至城边的旋月桥,看见碧绿的江水上涨,如同鱼鳞。架上盛开着荼蘼花,花瓣碎落如银色。花儿凋谢了,蝴蝶也变得懒散,即将离去的红艳令人感到遗憾。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的江南景色。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美景不再的感慨。首句写江水上涨,碧波荡漾,如同鱼鳞。次句写茶蘼花盛开,花瓣碎落如银。第三句写花儿凋谢,蝴蝶懒散,春天即将离去
【注释】 篷窗:指船舱。滴(di):水滴声。迢迢:远行。烛(zhú):点燃的蜡烛。梦回:梦中醒来。和(hè):调和,相配。潮:水涨为潮。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自城舟行旋月桥时所创作的组诗之一。首句写船上所见之景。船舱里滴着夜雨,蜡烛燃烧,发出微弱的红光,在寂静中显得十分凄凉,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暗中哭泣。第二句写船夫之语。“啼红焰”三字形象地写出了蜡烛燃烧的情状,也烘托出船舱里的凄清气氛
注释: 杨花的情思太过无聊,我漂泊不定的身影随着风向远处飞驰。 就像我的春天之心无法控制,随风飘过赤阑桥。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暮春时节从城里乘坐舟船行驶在旋月桥上的情景。诗中通过杨花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留恋和感慨。诗人以杨花为喻,描绘了自己在春天里的孤独和迷茫,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性的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