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张尔常师用谢幼陶韵

讲帷十载别匆匆,依旧春生杖履中。
露布才华惊倚马,雪泥踪迹认飞鸿。
访碑录就文心古,誓墓书成老手工。
执梃愿为门下长,首先桃李占春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呈张尔常师用谢幼陶韵’,这句话出自明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董其昌的《草书自序》。董其昌(1555-1636年),字方吉,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人、书法家和画家,在书法、绘画、诗词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董其昌的书法以行书见长,兼有篆隶、草书、楷书等各体之长,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董其昌的《草书自序》是一篇非常有名的作品,它展现了董其昌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精湛技艺。这篇作品中,董其昌不仅展现了自己对前人书法的学习和借鉴,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追求。

在这篇作品中,董其昌提到了“呈张尔常师用谢幼陶韵”,这是一句非常关键的诗句,它反映了董其昌对书法艺术的深刻认识。“呈”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展示或表达的意思,“张尔常师”指的是明朝时期的著名书法家张瑞图,“谢幼陶韵”则是指唐代诗人王维的诗风。董其昌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书法艺术的学习和借鉴,同时也显示了他对于书法艺术的审美观念和创作理念。

‘呈张尔常师用谢幼陶韵’这句话是董其昌《草书自序》中的重要部分,它体现了董其昌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精湛技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