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声呜咽雨潇潇,旅馆秋灯伴寂寥。
鹭屿鲲洋连大澥,相思空托去来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江声呜咽雨潇潇,旅馆秋灯伴寂寥。
鹭屿鲲洋连大澥,相思空托去来潮。
《怀家毓臣幼佩》是一首清代诗人郑以庠创作的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沉的情感,成为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下面将对《怀家毓臣幼佩》进行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郑以庠,字养斋,新竹人,光绪年间台北府廪学生。他在乙未年(1895年)割台时西渡厦门,后返台,成为竹社社员。他的生平事迹反映了清末至民国时期台湾社会的复杂变迁。
诗歌内容:郑以庠在这首诗中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景象,江声呜咽雨潇潇,旅馆秋灯伴寂寥。鹭屿鲲洋连大澥,相思空托去来潮。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远方亲人的无限思念。
艺术特色:《怀家毓臣幼佩》采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这种形式简洁明了,能够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同时也能深刻地表达诗人的情感。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如江声、雨潇潇等,也有人物情感的表现,如旅馆秋灯、去来潮等。
《怀家毓臣幼佩》不仅是郑以庠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清末至民国时期台湾社会历史背景下的文化产物。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