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以庠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情感、语言、手法的综合分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的基本要求是:识记、积累和默写;体会情感,分析艺术手法;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赏析诗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主题思想,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画角谯楼虫吊月”一句中“吊月”是关键,“吊”字写出了月色清冷的凄凉
枯肠日饮润如酥,醉过消寒九九图。 自笑玉川唯赤脚,锦囊收拾当奚奴。 琴瑟和鸣等断金,筝琶添奏意犹深。 愿卿休咏江沱句,旁挺离支惬素心。 轻盈二八绮罗身,南脸西眉画不真。 他日颛房须仔细,妒鳞防逆比肩人。 豆蔻香浓二月梢,游蜂恰好借为巢。 东风似喜开生面,连理枝头又吐苞。 注释:这首诗是诗人写给陈槐庭的一首词,表达了他对陈槐庭的喜爱之情。 赏析:这是一首词,描述了诗人对陈槐庭的爱慕之情
【注释】 牙签:指装订书籍的象牙签。万轴:形容数量之多。短檠(qíng 清):指灯烛,这里借指书卷。一卷离骚(liúsāo)一壶酒:指读《离骚经》和饮酒。雪庐:指书房。消夜:点着灯熬夜读书。消,通“宵”。古狂生:指屈原。屈原在《离骚》中曾自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赏析】 《寒夜读书》是一首写读书环境的诗,全篇用白描手法,寥寥数笔勾画出一个寒夜读书的场景,使人如临其境
诗句释义 1 飒飒秋风:形容秋风的强劲和寒冷。飒飒形容风声,秋风即秋天的风,给人一种肃杀、凛冽的感觉。 2. 剑气腥:剑气指剑的锋利之气,此处形容剑气的冷峻与凶猛。腥可能是指血腥味,但在这里更可能是指剑气中蕴含的杀气和决断。 3. 满腔热血洒沧溟:满腔热血指的是充满热情和勇气的情感,洒沧溟则是指将这种情感倾泻到广阔的大海之中。这可能意味着壮士在战场上英勇奋斗,不惜一切保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4
【赏析】 这首诗是怀人之作。诗的首句“江声呜咽雨潇潇”写旅途所见,为全诗定下基调;次句“旅馆秋灯伴寂寥”,承上启下,点出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寂寞之感。三、四两句是全诗的重点,诗人由眼前的景象而想到家乡的亲人,又由眼前的景色而想到自己的飘零不定,于是不禁发出“相思空托去来潮”的感慨,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思和对故乡亲友的思念之情。 “江声呜咽雨萧萧”,这一句是写景,也是点明题旨。“江声”二字总领了下文
诗句释义 1. 乾坤板荡有馀悲:这句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悲痛感受。"乾坤"指的是天地,这里比喻国家的大环境;"板荡"意味着动荡不安,国家处于混乱之中。整句意为,在国家的大环境下,仍感到深深的悲伤和忧虑。 2. 两岛孤军抗八旗:描述了郑成功领导的抗清斗争。"两岛"指的是台湾和金门等岛屿,当时被荷兰侵占;"八旗"是中国历史上清朝军队的标志。这句话表达了郑成功作为孤军,抵抗侵略者,捍卫国土的情景。
【注释】 寒夜读书:寒冬的夜晚,在书斋里读书。兀坐:端坐着不动。入寒更:到了深夜。左右图书:周围有书籍环绕。拥百城:包围着像一百座城池一样多的书。较与:比较、对照。儿时:童年时。还有味:仍有趣味。古人情:古书中所蕴含的情感。 【赏析】 《寒夜读书》是南宋诗人陆游所写的一首诗。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表达了他一生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这首诗通过描绘冬夜读书的场景
【注释】 东河:即黄河。飞沫:指河水中挟带着的细小颗粒,随水流动时形成泡沫。 画图:这里指诗人笔下描绘出的黄河景色。 豪放:豪放是指性格豪迈,不拘于小节;也指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百道:形容水流湍急的样子。 抛珠:比喻水流激荡的样子。 响逗:形容水声悦耳动听。 晚来风:傍晚时分吹来的风。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黄河在夕阳下的景象。首句“东河名胜画图中”写黄河是一幅美丽的画
枯肠日饮润如酥,醉过消寒九九图。 自笑玉川唯赤脚,锦囊收拾当奚奴。 琴瑟和鸣等断金,筝琶添奏意犹深。 愿卿休咏江沱句,旁挺离支惬素心。 轻盈二八绮罗身,南脸西眉画不真。 他日颛房须仔细,妒鳞防逆比肩人。 豆蔻香浓二月梢,游蜂恰好借为巢。 东风似喜开生面,连理枝头又吐苞
乾坤板荡有馀悲,两岛孤军抗八旗。 今日思明洲畔过,斜阳衰草访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