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避日寇入北京。凭庑愁坐,示内子惠君

憔悴尘埃,镇相向、无言深惜。还省记、芦帘书砚,绣屏刀尺。我似风流张绪柳,君如湿润相如璧。便商量、琐屑到鸡豚,皆欢适。
年过往,如飞翼。人未老,情非昔。况惊乌南朔,乱蛙晨夕。但保东门綦缟愿,岂甘午夜牛衣泣。奈鲸鲵、驱海浸天来,今何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避日寇入北京。凭庑愁坐,示内子惠君》是近现代诗人刘永济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对这首词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刘永济,字弘度,湖南新宁人,曾先后执教于东北大学、武汉大学,长期担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著有《诵帚词集云巢诗存》。
  1. 诗词原文
    憔悴尘埃,镇相向、无言深惜。还省记、芦帘书砚,绣屏刀尺。我似风流张绪柳,君如湿润相如璧。便商量、琐屑到鸡豚,皆欢适。年过往,如飞翼。人未老,情非昔。况惊乌南朔,乱蛙晨夕。但保东门綦缟愿,岂甘午夜牛衣泣。奈鲸鲵、驱海浸天来,今何日。

  2. 诗词赏析

  • 意境表达:词中描绘了一位男子在战乱时期对家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无奈感伤,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反映了作者的心境变化和情感状态。
  • 情感抒发:通过与妻子的对话形式,展示了夫妻间的深厚感情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和担忧。
  • 语言风格:整体上,该词语言简洁而富有力量,能够很好地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环境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刘永济的《满江红·避日寇入北京。凭庑愁坐,示内子惠君》不仅是一次文学创作,也是一次深刻的情感表达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