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 大风中作

一夕惊飙万木危,开门黄叶打头飞。此声听惯浑闲事,摇落还深楚辩悲。
蝉敛翅,燕辞归,人间客久渐知非。痴心惟有寒枝蝶,犹梦花阴试舞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鹧鸪天·大风中作》是清代诗人刘永济的作品。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深入的赏析,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其艺术特色:

  1. 诗歌原文与鉴赏
  • 原文:一夕惊飙万木危,开门黄叶打头飞。此声听惯浑閒事,摇落还深楚辩悲。
  • 翻译:一夜之间,狂风大作,万木摇曳,黄叶如飞,这景象令人感到心惊胆战;这些树叶虽然在风中飞舞,却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不再引起人们的惊讶之情,反而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悲伤和离愁。
  1. 主题思想
  • 自然与人的情感:刘永济的《鹧鸪天》通过描述大风中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感悟。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更抒发了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 人生哲理:诗中通过对风的描述,引申出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诗人感叹“此声听惯浑閒事”,意味着在生活的喧嚣与忙碌中,人们往往忽略了自然界的变化,从而失去了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和感悟。
  1. 艺术手法
  • 比喻与象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黄叶打头飞”既形象地描绘了大风的景象,又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 意象的巧妙运用:诗中的“风”、“叶”、“人”等意象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鹧鸪天·大风中作》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