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雪兰襟,东风茸帽,旧情人比花狂。江城画里,楼阁隐垂杨。可奈春霏冉冉,都换了新绿池塘。销魂地,残红有恨,还作燕泥香。
年年,春尽日,疏灯听雨,总是他乡。纵清歌缓客,怕近离觞。早识芳心一点,收拾与,蝶粉蜂黄。今宵梦,吴波半剪,应附北归航。
满庭芳 · 江山饯春
介绍
《满庭芳·江山饯春》是清代诗人郑文焯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对该作品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作者简介:郑文焯,字叔问,又号小坡、鹤公等,是晚清著名的官员和词人。他出生于奉天府铁岭(今属辽宁省),隶属于正黄旗汉军籍。郑文焯早年以工书画闻名,后更是以词名世。
作品原文:南雪兰襟,东风茸帽,旧情人比花狂。江城画里,楼阁隐垂杨。可奈春霏冉冉,都换了新绿池塘。销魂地,残红有恨,还作燕泥香。年年,春尽日,疏灯听雨,总是他乡。纵清歌缓客,怕近离觞。早识芳心一点,收拾与,蝶粉蜂黄。今宵梦,吴波半剪,应附北归航。
主题内容:这首词主要描绘了作者在春天时对过往恋人的怀念以及对家乡的思念。通过细腻的语言,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即将离去的无奈感伤。同时,也反映了当时词人在情感上的复杂心境,既有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眷恋,也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
艺术手法:《满庭芳·江山饯春》在艺术表现上采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生动的意象。例如,“南雪兰襟”和“东风茸帽”不仅形容了春天的自然景象,也隐喻着词人的情感状态;“旧情人比花狂”则用花朵的狂放来比喻昔日恋人的激情和豪迈。整体来看,该词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技巧,使得整首词富有画面感和情感深度。
文化影响:郑文焯的这首词不仅是其个人情感表达的艺术展现,同时也反映了晚清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风貌。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词人的词作常常承载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交织的主题。
文学价值:从文学角度来看,《满庭芳·江山饯春》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咏物抒情之作,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历史的记录。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刻画,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特色和社会风情。
《满庭芳·江山饯春》作为清代诗人郑文焯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展示了其卓越的诗歌才华,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清代词风和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