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骨裁花,酒香行药,径曲苍苔埋步。暗烛吹烟,冷篝销雪,愔愔晚寒帘户。甚梦也和天瘦,空阶夜还雨。
悄吟绪,占吴根、小城一角,墙柳外、依约远山黛妩。絮卷陌尘飞,放东风、莺燕无主。故国楼台。映沧波、空剩歌舞,怕雕阑都换,更倚伤春高处。
法曲献仙音 · 园居春尽病起闻雨述怀
介绍
《法曲献仙音·园居春尽病起闻雨述怀》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作。该词上片描绘园居之景,下片抒写病起听雨之情,全词意境清幽,含蓄蕴藉。
这首词以“园居”为景,以“春尽病起”为情事,而“闻雨”则兼括了“病起”和“园居”两种境遇,是触景生情、缘情寄意的结果。
词的上片,写景如画,情景交融。“春尽”,点明题旨,也照应标题。“病起”句,写词人春尽时卧病在床,不能外出,只能闭关在院中闲居。“病起”与“闻雨”,都是作者因伤春而生病,因病卧床,因此,“春尽”与“卧病”都与“园居”相关。园居,是作者所爱;园居之春,则是其心中所钟。“花落”三句,既点出了季节,又写出了环境:庭院深深,花枝零落,只有落叶声声。这几句虽然写景,但无一句正面描写“闻雨”,而是通过“花落”、“落叶”等意象来烘托雨声,表现一种凄冷的氛围。这种写法,可谓别有洞天,别开生面。
词的下片,抒发感慨,直抒胸臆。“惊觉”,是说词人从梦中醒来,猛然发现窗外细雨纷纷。“滴砌”两句承上而来,说细雨敲打着台阶,点点滴滴地落下,发出声响。“滴滴”,是形容雨声。“砌”,通“屐”,鞋。“敲砌”,就是打湿了鞋跟。“碎琼乱玉”,是用《楚辞·招隐士》中的语意,形容雨声清脆如碎玉乱玉。“砌”“敲”“碎”“乱”四字叠用,既渲染出雨声的急促,又表现出词人对雨声的敏感和惊喜。“碎琼乱玉”二句,不仅点出了“雨”,而且把“雨声”写得如此清脆悦耳,使人听到之后,不禁产生一种美感。“惊起”,即词人突然被雨声惊醒。他一骨碌爬起来,走到窗前,打开窗户,倾听雨声。“惊起”二字,表明词人被雨声惊醒后的心情是紧张的、激动的。“起来”二字,表明词人因听雨而起床的动作。“起来”与“坐起”不同,“起来”表示词人由睡到醒,从静到动;而“坐起”只是表示词人由卧到坐,由动到静。“起来”与“坐起”之间存在着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有许多动作,如坐起身、穿衣、开门、开窗等。“起来”一词,概括了这个动作的过程。
整首词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上片写园居之景,下片抒病起之思。全词以“园居”、“病起”为题,而“闻雨”则兼括了二者;以“春尽”、“卧病”、“闻雨”为线索,而“花落”、“落叶”、“滴砌”、“敲砌”、“碎琼乱玉”、“惊起”、“起来”则贯穿全篇。这样处理题旨与结构,使词的结构紧凑而不松散,内容完整而又有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