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村即景

睡去斜阳在露台,醒时明月满湖隈。
清光忽向云中没,凉气初从水上来。
小艇飞声知笛近,间鸥结伴傍芦回。
夜深渔火临流乱,箬笠风前酒一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古典文学中的水村即景

在清朝的文学画卷中,刘廷玑的《水村即景》如同一幅生动的水墨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深远的自然景观。此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折射出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诗中,“睡去斜阳在露台,醒时明月满湖隈”两句,勾勒出了一幅傍晚时分的场景,夕阳西下,露台上静卧,而当清晨到来,湖边便被皎洁的月光所覆盖。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更像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宁静与和谐。

接下来的诗句,“清光忽向云中没,凉气初从水上来”,则将视角转向了天空与水面的交汇处。云彩在日光的照射下变得朦胧而神秘,凉爽的空气从水面上升腾而上,带来了一丝丝清新的气息。这不仅是自然界的现象描述,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这种自然现象的深深喜爱和细腻感受。

“小艇飞声知笛近,间鸥结伴傍芦回”则进一步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小舟轻轻划过水面,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而几只鸥鸟则结伴戏耍于芦苇之间,构成了一幅和谐而生动的自然画卷。这些细节的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意境,也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人所要传达的那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最后一句“夜深渔火临流乱,箬笠风前酒一杯”,则是对整个夜晚场景的总结。夜幕降临,渔火点点,随风摇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暖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举杯独酌,享受着难得的闲适时光,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饮酒,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水村即景》以其简洁而又深刻的语言,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世界。它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更是一首能够触动人心、引人深思的文学作品。通过这样的作品,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也能够从中学到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宁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