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勒萧萧践绿芜,王孙游骑出姑苏。
黯然欲别看长剑,行矣当歌击唾壶。
禅室自开欢喜地,画船争渡莫愁湖。
江南处处花如绮,一路春风听鹧鸪。
送朱有枚之金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朱有枚之金陵》是清代德元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介绍:德元,字讷园,江南长洲人,他的生平与文学活动在历史上有详细记载。他的作品风格以清新自然见称,其诗作中多描绘自然风景和表达个人情感。
诗歌原文:玉勒萧萧践绿芜,王孙游骑出姑苏。黯然欲别看长剑,行矣当歌击唾壶。禅室自开欢喜地,画船争渡莫愁湖。江南处处花如绮,一路春风听鹧鸪。
内容解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贵族公子离开故乡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情感表达,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和对未来的憧憬。特别是最后两句“禅室自开欢喜地,画船争渡莫愁湖”,不仅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也反映了诗人本人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艺术特色:该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独特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绪相结合的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意。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文化意义:《送朱有枚之金陵》不仅仅是一首单纯的送别诗,它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这首诗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态度和文化价值观,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友情、家庭和国家的责任与担当。
《送朱有枚之金陵》作为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展示了清代诗人德元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佳作,也是研究清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