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山响楼

危楼据绝顶,雨歇烟空蒙。
檐际缩馀溜,林杪悬长虹。
入门僧罢参,袅袅西堂钟。
洗药供白佛,㸐蔬饭青童。
谭久溅花雨,坐深吹竹风。
时闻百泉响,远出西涧中。
群喧转成寂,众象皆为空。
夜明山鸟惊,月挂前溪松。
澹澹香霭没,微微殿角东。
孤吟烛隐绿,短睡镫留红。
愿言谢尘鞅,常此对支公。
今宵石床梦,梦过东西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宿山响楼》是清代诗人邓方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雨后山林的宁静画面,通过细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禅意的深刻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邓方的《夜宿山响楼》及其背景、艺术特色和影响:

  1. 作者简介
  • 邓方简介:邓方,清代诗人,以其精湛的文学造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歌风格以清新自然著称,善于捕捉自然景观中的微妙变化,并将其与内心情感相融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作品常带有禅宗色彩,反映出作者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
  • 生平背景:邓方出生于一个文人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他不仅精通诗词歌赋,还涉猎哲学和历史等领域,这些都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成年后,邓方游历四方,广泛接触不同的文化和风景,这些经历都深深地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使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的情感表达。
  1. 诗歌原文及翻译赏析
  • 诗歌原文:《夜宿山响楼》是邓方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文如下:“危楼据绝顶,雨歇烟空蒙。檐际缩馀溜,林杪悬长虹。入门僧罢参,袅袅西堂钟。洗药供白佛,㸐蔬饭青童。谭久溅花雨,坐深吹竹风。”
  • 诗句解析:“危楼据绝顶,雨歇烟空濛”描绘了夜幕降临时山顶上那座高耸的楼阁,雨过天晴之后,天空呈现出朦胧的烟雾景象;“檐际缩馀溜,林杪悬长虹”形容雨水滴落到楼檐,形成细小的水流,而远处的树林中挂着一条长长的彩虹;“入门僧罢参,袅袅西堂钟”描述了寺庙的僧人在晚上休息,寺内传来悠扬的晚钟声;“洗药供白佛,㸐蔬饭青童”则描绘了僧人为修行而进行的仪式,以及僧侣们简朴的饮食习惯;“谭久溅花雨,坐深吹竹风”表达了一种闲适自在的氛围,仿佛可以听到花雨落下的声音,感受到竹林深处吹来的凉爽风。
  1. 艺术特色
  • 意象选择:在这首诗中,邓方巧妙地使用了自然景观作为意象载体,如“危楼”、“雨歇烟空蒙”、“余溜”、“长虹”等,这些形象不仅描绘了夜晚的自然美景,还蕴含着深远的哲思。
  • 语言表达:邓方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每一个词句都经过精心雕琢,既表达了景致,又透露出诗人的情感。例如,“雨歇烟空蒙”用“空蒙”二字来形容烟云散去后的空旷与朦胧,既表现了雨停后的场景,也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 韵律和谐:诗歌采用了五言绝句的形式,每句五个字,读起来朗朗上口,音韵和谐。这种形式有助于突出诗歌的音乐美感,使读者在朗读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1. 影响与评价
  • 后世影响:《夜宿山响楼》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喜爱。它不仅成为了研究邓方诗歌的重要文本,也为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许多诗人在借鉴邓方诗歌手法的同时,也在尝试探索自己的独特风格。
  • 评论家评价:邓方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受到了学术界和文学界的高度评价。一些评论家认为,邓方的诗歌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和思考。他的作品常常能够触动人心,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邓方的《夜宿山响楼》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成为了清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反映了邓方个人的文学成就,也体现了清代诗歌的审美趣味和文化追求。对于现代读者来说,这首诗不仅是一次美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