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身追语贼,父弟得生全。
尔辈可杀我,微官宁愧天。
彭修今复见,赵孝世终传。
高位多偷活,吾因表此贤。
南河县尉王寅侯死贼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河县尉王寅侯死贼诗》是清代诗人郑孝胥所作,全诗如下:挺身追语贼,父弟得生全。尔辈可杀我,微官宁愧天。彭修今复见,赵孝世终传。高位多偷活,吾因表此贤。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位县尉在抵抗贼寇时的英勇无畏,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英雄的歌颂和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郑孝胥是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历任日本各地领事、总领事,至湖南布政使等职。他的诗歌创作涉及广泛题材,既有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
郑孝胥的诗歌风格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追求。《南河县尉王寅侯死贼诗》以其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面对国难时的坚定立场和高尚情操。诗中“挺身追语贼,父弟得生全”一句,不仅展现了王寅侯个人的英勇,也映射出当时普通民众在危机时刻的团结和勇气。这种情感表达,深刻揭示了个体在国家危难面前的责任与担当。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郑孝胥通过诗歌传达了对历史的回顾与思考。诗中的“彭修今复见,赵孝世终传”两句,不仅是对过去英雄事迹的赞颂,也是对当下社会的反思。这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郑孝胥作为近代文人,其诗歌创作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群体的思想状态和文化风貌。他们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对于民族精神的追求,都在这首诗中得到了体现。这种文人情怀,不仅在当时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南河县尉王寅侯死贼诗》不仅展示了郑孝胥作为一名诗人的艺术才华,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