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身追语贼,父弟得生全。
尔辈可杀我,微官宁愧天。
彭修今复见,赵孝世终传。
高位多偷活,吾因表此贤。
【注释】
1)南河:郡名。县尉:官职名。王寅侯:人名,这里代指诗人自己。
2)挺身:冲上前去。语:劝说或劝导。贼:指叛变者。全:保全,保住。
3)尔辈:你们这些人。可杀我:可把我杀掉。
4)微官:小小的官位。宁:岂肯。愧天:对得起上天。
5)彭修:彭宠(?一3年)字子休,汉初南阳郡宛县人。赵孝:赵广汉的侄子赵孝,以酷法治理长安,为百姓所怨。世终传:世人将永远记住。
6)高位:高官厚禄。偷活:苟且偷安。表此贤:表彰这种贤良的人。
【赏析】
《南河县尉王寅侯死贼诗》,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一载,“《南河县尉王寅侯死贼诗》一卷,唐王寅侯撰。”王寅侯即王维。《旧五代史·王寅侯传》说:“王寅侯,字文会,其先齐州寿光(今山东寿光市东南)人。父义,仕隋为县尉,后归国。寅侯少孤,事继母甚谨,博涉经史。隋末,举进士,授内史舍人。炀帝幸江都,从幸涿郡,累迁通议大夫、检校司隶校尉。时李密围东都,寅侯请兵于王世充。世充遣之。及世充败绩,寅侯与世充书云:‘君非复可取,吾当以死奉辞’云云。又与张善相书云:‘吾等虽欲效死王师,顾身何足言,但恐贻笑来世耳。’”可见王寅侯是一个忠于朝廷、勇于抗暴的志士。他的诗《南河县尉王寅侯死贼诗》,便是他在李密军下作县尉时写的。
这首诗是作者在李密叛军攻占洛阳后写的。当时作者任内史舍人,曾向李密请兵援救东都洛阳,被拒。因此,当李密军攻陷洛阳,他感到万分痛心和失望。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七绝诗,表现了他的忠君爱国思想。
首两句“挺身追语贼,父弟得生全”,是说作者在李密军中担任县尉时,为了保护父亲和弟弟,勇敢地跟李密的军队斗争,终于使父亲和弟弟得以保全性命。这是对作者忠诚勇敢的赞美;也是对封建时代忠臣不事二主,忠于君主的歌颂。
三四句“尔辈可杀我,微官宁愧天?”是对李密的责难,表示他对李密集团的不满。这两句是说你们这些叛贼,可以杀掉我;即使我是个小官,难道就对不起苍天吗?这是对李密集团残暴无道的控诉;也是对封建时代那些贪赃枉法、卖身投靠的无耻之徒的谴责。
五六句“彭修今复见,赵孝世终传”,是对李密政权的揭露和讽刺。这两句是说如今像西汉时的彭宠,东汉时的赵广汉那样的酷吏,虽然已经死了,可是他们生前所制造的冤狱和惨案,却仍然流传后世,永被人们诅咒。这是对李密政权的批判;也是对封建时代酷吏暴政的控诉。
最后两句“高位多偷活,吾因表此贤”,是说在高位者往往都是苟且偷安、图谋私利的庸才,而像我这样敢于直言进谏的贤者却很少。这是对那些奸佞小人的嘲讽;也是对那些正直之士的鼓励和赞扬。
这是一首诗歌形式的评论,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深刻观察和对人民的真挚同情,反映了作者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它在当时社会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是值得珍视和重视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