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足风雨,已自负重阳。
佳日天公妒,黄花异国香。
郎当游亦壮,调笑意殊狂。
我辈人谁识?
胡姬傥不忘。

秋日风雨中的菊香

【译文】
秋风起兮云飞扬,足下踏遍千里路,阳光虽好亦难长。佳节当空天公妒,异国菊花香满堂。漫步闲游心豪壮,笑谈风生气更狂。世间何人能识我?胡女若念旧时芳。

【注释】

  • 川和村看菊途遇雷雨返饮神奈川丁子屋:指在川和村赏菊途中因天气变化而遭遇雷雨,随后返回神奈川的丁子屋(可能是郑孝胥的住所)。
  • 秋来足风雨:秋天到来,天气多变,常常伴随着风雨。
  • 已自负重阳:已经承受了夏日的炎热。
  • 佳日天公妒:美好的时光被嫉妒地夺走了。
  • 黄花异国香:异域的菊花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 郎当游亦壮:悠闲自在的游历同样让人感觉振奋。
  • 调笑意殊狂: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
  • 我辈人谁识:我们这些普通人又能了解多少呢?
  • 胡姬傥不忘:或许胡姬(指可能与诗人有情感纠葛的女子)会记得他。

【赏析】
这首《川和村看菊途遇雷雨返饮神奈川丁子屋》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郑孝胥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经历的独特理解。诗中不仅描绘了秋季的自然景象和旅途中的变化,也表达了诗人在风雨交加、心情波动之际依然保持着乐观和从容的态度。

“秋来足风雨”开篇便点明了季节特征,为全诗定下了基调。紧接着,“已自负重阳”透露出诗人面对即将逝去的夏日阳光的淡淡忧愁,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推移。

“佳日天公妒”,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天气变化形容为对美好时光的嫉妒,增添了诗意。“黄花异国香”则转向了诗人的感官体验,强调了异国菊花的独特魅力。

接下来的“郎当游亦壮,调笑意殊狂”,展现了诗人在旅行中的豪迈心情以及其独特的幽默感。“我辈人谁识?”则是诗人的自我反问,反映了他对外界评价的不屑一顾,同时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对自我价值的坚持。

“胡姬傥不忘”以一个假设性的情境结束,既体现了诗人对过往情感的回忆和怀念,也反映了他在人际交往中的某些复杂心理。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歌,也是对人生旅途的深刻反思。通过对风雨雷电变化的描写,以及对个人情感和境遇的抒发,郑孝胥展现了一个充满个性和情感深度的诗人形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