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五日神户月下

摇摇林际海旋明,耿耿楼头月又盈。
一道玉虹蟠夜色,千寻银阙卷涛声。
平生入世怀将尽,物外孤吟影太清。
今夕方诸应涌泪,故人何处径骑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五月十五日神户月下”是诗人郑孝胥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郑孝胥(1860-1938),字太夷,号苏戡,福建闽侯(今福州)人。他是中国近代一位重要的诗人和文学翻译家,曾在日本各地担任领事、总领事等职务,官至湖南布政使。他的一生充满传奇经历,不仅在政治舞台上有所作为,还涉足诗词创作,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学作品。
  2. 原文与注释:《五月十五日神户月下》的原文如下:“摇摇林际海旋明,耿耿楼头月又盈。一道玉虹蟠夜色,千寻银阙卷涛声。平生入世怀将尽,物外孤吟影太清。今夕方诸应涌泪,故人何处径骑鲸。”诗中表达了诗人在神户欣赏月夜美景时的心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
  3. 作品赏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深远的夜晚。月光如水,照亮了整个海面,使得波光粼粼的海水如同一条玉龙盘旋在夜色之中。远处的山峦仿佛是银阙一般壮丽,海浪翻滚的声音似乎也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4. 文化背景:郑孝胥生活在一个多事之秋的时代,他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风貌。《五月十五日神户月下》便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郑孝胥的生活片段和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贡献。
  5. 艺术特色:郑孝胥的诗歌风格独特,他善于运用简洁而又富有表现力的词汇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在《五月十五日神户月下》中,诗人巧妙地利用了自然景象作为载体,将内心的感慨与自然的美融为一体,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五月十五日神户月下》不仅是郑孝胥个人情感和思想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现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研究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