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六日夜月下作

林杪江声竞入楼,楼前孤月迥凌秋。
一年又觉凉风起,万里空怜楚水流。
稍厌高谈从扪虱,莫教幽兴负盟鸥。
胜情胜具犹然在,便合烟波纵钓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八月十六日夜月下作》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八月十六日,当时作者因避安史之乱而流寓夔州。全诗以“凉风”为线索,写自己孤身漂泊,身处乱世,但依然关心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心情。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八月十六夜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下面是这首诗的翻译:

我独自端起美酒,一个人独酌没有亲人来陪伴。举起杯子邀请明亮的月光,对着影子自己仿佛成了三个人。月亮不懂喝酒的趣味,它的影子只是跟着自己的身体。暂且与月亮和影子一起游玩,趁着春天的时光欢乐。我的歌声随着月光徘徊,我的身影随着跳舞零乱。清醒时我们共同快乐地交往,醉酒后各自分散。永远结成没有情义的友谊,期待着相聚在遥远的天河之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