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杪江声竞入楼,楼前孤月迥凌秋。
一年又觉凉风起,万里空怜楚水流。
稍厌高谈从扪虱,莫教幽兴负盟鸥。
胜情胜具犹然在,便合烟波纵钓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释:
- 林杪江声竞入楼,楼前孤月迥凌秋:
- “林杪”指的是树梢,即树梢之上。“江声”指的是江水的流动声。“竞入楼”意味着声音争先恐后地进入楼中。
- “孤月”通常指月亮在夜空中独自高悬。“迥凌秋”则形容月亮在秋天显得更加明亮和遥远。
注释:“在这深秋的夜晚,林梢上的江水声与楼上的声音相互交织,仿佛都在争着进入我的耳畔。”
- 一年又觉凉风起,万里空怜楚水流:
- “一年又觉”表明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一种新开始的凉意。“凉风起”描绘了秋风初起的景象。
- “万里空怜楚水流”中的“楚水”指的是长江,而“万里空怜”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家乡的思念。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 稍厌高谈从扪虱,莫教幽兴负盟鸥:
- “高谈”指高谈阔论或深奥的言论。“扪虱”是一种古代的读书方式,即用手摸头皮上长出的虱子来思考问题。
- “幽兴”指的是深远的兴趣或雅致的心情。“负盟鸥”表示辜负了与鸥鸟之间的盟约,这里暗喻未能与友人共享清幽之趣。
注释:“我稍微厌倦了那些高深的谈话,不如坐下来摸摸自己的头发,与鸥鸟一起享受这宁静的时光。”
- 胜情胜具犹然在,便合烟波纵钓舟:
- “胜情胜具”指的是美好的情调和物品依然存在。“纵钓舟”意为随意地划船钓鱼。
赏析:这句话表达出尽管外界环境变化,但内心的美好情感和生活情趣仍然存在,诗人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中放松身心,享受自然的美景。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秋天夜晚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感情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