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柽弟赴沪

中年家国两伤残,世变端留尔我看。
桂海能来蒐志乘,龙州聊得共春寒。
楼堪北望登偏怯,溪纵双流合岂难。
自顾绝非穷塞主,江湖好为办渔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在探讨文学作品《送柽弟赴沪》时,首先需要了解郑孝胥作为一位诗人的身份和其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郑孝胥是清代的一位文学家,以其精湛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文化理解闻名。他的诗词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也表达了作者本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

深入分析《送柽弟赴沪》这首作品。从诗的内容来看,“中年家国两伤残,世变端留尔我看”表达了郑孝胥对于国家动荡不安、家族和个人双重困境的感受。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他深刻的忧国忧民之情。同时,“桂海能来蒐志乘,龙州聊得共春寒。楼堪北望登偏怯,溪纵双流合岂难。”这几句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清末近现代初,这是一个充满变革与挑战的时代。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郑孝胥的作品不仅仅是个人的抒发,更是时代情绪的一种体现。通过对《送柽弟赴沪》的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到郑孝胥的生平事迹,还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送柽弟赴沪》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部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作品。通过对其深入的研究和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郑孝胥的文学才华及其时代的文化特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