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颜园

飞尘不到暂盘桓,借得高斋独倚栏。
竹影绕廊宜晓日,花香依榻爱春寒。
来游我亦厉樊榭,好客君应辛幼安。
须与名园成故事,留题随处待闲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留题颜园》是一首由近现代诗人郑孝胥创作的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郑孝胥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深刻表达。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更为详细的分析:

  1. 作品背景与作者介绍
  • 作者郑孝胥:郑孝胥(1860-1938),字太夷,号苏戡,福建闽侯人。他是一位多产诗人,曾历任日本各地领事、总领事等职,后成为湖南布政使。除了诗歌,他还创作有《海藏楼诗》。
  • 创作时间:这首诗的具体创作年份不详,但从其风格来看,可以推测它可能是在郑孝胥晚年所作,这一时期他的诗歌多体现出深刻的人生感悟和丰富的情感体验。
  1. 诗歌原文及其翻译赏析
  • 原文:飞尘不到暂盘桓,借得高斋独倚栏。竹影绕廊宜晓日,花香依榻爱春寒。来游我亦厉樊榭,好客君应辛幼安。须与名园成故事,留题随处待閒看。
  • 译文:没有尘土的纷扰,暂时驻足于此地,我得以借得一间高阁独自倚栏。竹影轻拂着走廊,适宜于清晨阳光下的美好时光,花香萦绕在榻旁,似乎喜爱春天的凉意。来访者我也像厉樊榭一样豪爽好客,而你则应该像我的友人辛幼安一样热情好客。在这里,每处都是值得留连忘返的地方,等待我们闲暇时细细品味。
  • 赏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美好的环境中。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哲思,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中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如提及的历史人物“厉樊榭”和“辛幼安”,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和传承。
  1. 诗歌的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郑孝胥的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和谐静谧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幽深的庭院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清新与宁静。这种意境的深远不仅体现在视觉上的美丽,更在于心灵上的触动。
  • 用词考究:诗中的用词十分讲究,如“飞尘不到”、“高斋”、“宜晓日”、“爱春寒”等词语,都恰到好处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此外,诗中的意象也极具美感,如“竹影绕廊”、“花香依榻”等,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 情感真挚:郑孝胥的这首诗充分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情感追求,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感激。
  1. 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 文学地位:《留题颜园》作为郑孝胥的代表作品之一,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有一席之地。它的问世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诗坛的创作内容,也为后来的诗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 社会影响:郑孝胥的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内涵和优美的艺术形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它不仅是郑孝胥个人情感与哲思的抒发,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理念的体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留题颜园》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也可以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