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影事又天涯,春去空令睡思加。
衰朽敢期逢绝艳,沉吟终欲表孤花。
怕寒惊雨频呼婢,衔子移根莫念家。
暗忆锦官红湿处,昭君端不惯胡沙。
和琴初张园海棠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琴初张园海棠诗》是清末近现代初的著名诗人陈宝琛的作品。这首诗以海棠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园中海棠花的美丽景象以及作者对它的深情寄托,展现了古典诗词的魅力。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品原文:一年影事又天涯,春去空令睡思加。衰朽敢期逢绝艳,沉吟终欲表孤花。怕寒惊雨频呼婢,衔子移根莫念家。
诗歌鉴赏:这首诗通过对海棠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留恋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的“春去空令睡思加”表达了春天过去,让人感到寂寞和空虚。而“衰朽敢期逢绝艳”则展示了作者虽然年岁已高,但仍有勇气追求美丽事物的决心。此外,“沉吟终欲表孤花”更是表现了诗人在孤独中寻找自我表达的情感。
文化背景:陈宝琛是清末近现代初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融入了新的时代元素。他的诗歌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艺术手法:在这首诗中,陈宝琛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海棠比作“绝艳”,将雨声比作“惊叫”,这些形象生动的意象让读者能够在心中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情感表达:整首诗洋溢着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期待,既有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又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诗中的海棠既是自然美的象征,也是作者情感世界的映射。
影响评价:陈宝琛的这首诗在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和影响力仍在不断扩展。许多学者和研究者对他的诗歌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其作品具有重要的文学地位和研究价值。
《和琴初张园海棠诗》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它通过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深刻理解,是研究中国古典诗词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