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生邀予及垂禹二子游环龙路公园

厌看华屋喜山邱,萧洒谁能从我游?
籍草林深堪卧起,过溪石好任淹留。
已知鱼鸟亲人意,坐领江湖落木秋。
来日挂帆远入海,眼明应付接天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梅生邀予及垂禹二子游环龙路公园”是郑孝胥创作的一首古诗。郑孝胥,清末诗人,号苏戡,福建闽侯(今福州)人。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还历任日本各地领事、总领事等职,直至湖南布政使等要职。其诗作以《海藏楼诗》最为著名。

郑孝胥的诗歌创作多反映了其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在”梅生邀予及垂禹二子游环龙路公园”这首诗中,他表达了与友人一同远离尘嚣,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之美的愿望。诗中描绘了一幅远离城市喧嚣的山水画卷,通过简朴而清新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自然世界。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郑孝胥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清末文人对于自由与自然的向往。通过他的诗作,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态度与精神追求,即在纷扰世事之外寻找一片静土,以文字为媒介去感受自然的美好,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即文人阶层普遍关注现实生活,更重视精神层面的追求。这种追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它不仅丰富了文学的内涵,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够了解到郑孝胥的文学成就及其时代背景,还可以深入探讨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价值,成为中国传统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