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庵招同泛舟佟楼至八里台

萧然放棹入秋阴,得意秋林尔许深。
云水光沉波渐远,浦荷气重暑难侵。
低飞群燕如闲客,弥望高楼亦暮岑。
一片夕阳红到岸,莫将尘梦换诗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息庵招同泛舟佟楼至八里台》是诗人郑孝胥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诗人背景:郑孝胥(1860-1938),字太夷,号苏戡,福建闽侯人。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人。历任日本各地领事、总领事等职,后任湖南布政使。郑孝胥是一位多产诗人,其作品以诗歌见长,其中《海藏楼诗》是其代表作品之一。

  2. 诗的原文与翻译:郑孝胥的《息庵招同泛舟佟楼至八里台》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以下是诗句的原文及其翻译:

萧然放棹入秋阴,得意秋林尔许深。  
云水光沉波渐远,浦荷气重暑难侵。  
低飞群燕如閒客,弥望高楼亦暮岑。  
一片夕阳红到岸,莫将尘梦换诗心。  
  • 萧然放棹入秋阴:形容船只缓缓驶入秋天的浓荫之中,充满了宁静与肃穆的氛围。
  • 得意秋林尔许深:表达了对秋天林深处景色的喜爱和赞美。
  • 云水光沉波渐远:描绘了水面上的倒影随着波涛渐渐模糊,增添了一份朦胧美。
  • 低飞群燕如閒客:燕子低飞,悠闲自得,好似不问世事的过客。
  • 弥望高楼亦暮岑:远处的高楼也显得苍茫而深远,增添了一丝孤独感或是时间的流逝感。
  • 一片夕阳红到岸:形容夕阳的余晖洒满大地,给人以温暖和希望。
  • 莫将尘梦换诗心:意味着不要被世俗的烦恼所困扰,保持一颗追求文学梦想的心。
  1. 诗的艺术特色:《息庵招同泛舟佟楼至八里台》以其精湛的语言表达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郑孝胥作为一位诗人的艺术造诣。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入微,情感表达真挚动人,整体上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感觉。通过这首诗,不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还可以体会到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息庵招同泛舟佟楼至八里台》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郑孝胥个人情感与思想的体现。这首诗不仅是郑孝胥诗歌创作中的一个经典作品,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对于喜欢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人来说,这首诗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鉴赏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