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近郊兵已去,门前辙迹复堪寻。
秋花承砌堂初启,斜照穿帘柳更深。
水草欲交聊怅望,坡陀未没且登临。
年年携酒题诗地,也共神州付陆沈。
侗伯立之同游李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侗伯立之同游李园》是郑孝胥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作品:
作者介绍:郑孝胥,字太夷,号苏戡,是清末的一位诗人,出生于福建闽侯(今福州),是一位有影响力的近代文人。郑孝胥不仅在政治和学术上有所建树,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作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内涵广受赞誉。
诗歌原文:闻道近郊兵已去,门前辙迹复堪寻。秋花承砌堂初启,斜照穿帘柳更深。水草欲交聊怅望,坡陀未没且登临。年年携酒题诗地,也共神州付陆沈。
诗歌赏析:《侗伯立之同游李园》是一首充满历史感的诗作,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及个人情感的抒发。首两句“闻道近郊兵已去,门前辙迹复堪寻”描绘了战争结束后,家乡景象的变化及其对过往记忆的影响,表达了一种时光变迁与怀旧之情。接下来的诗句“秋花承砌堂初启,斜照穿帘柳更深”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的美景与宁静的生活场景。然而,末句“也共神州付陆沈”透露出诗人对国家未来深深的忧虑和无奈。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作为载体,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展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邃内涵。
《侗伯立之同游李园》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一次文化与自然的对话,一次心灵的旅行。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朋友而言,它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