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馀文物久销沉,忽枉新篇惬素襟。
在远披函情已达,相逢倾盖意殊深。
文书遮眼频投笔,尘土填胸欲废吟。
可笑杜陵怀稷契,三年尸位定何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劫馀文物久销沉,忽枉新篇惬素襟。
在远披函情已达,相逢倾盖意殊深。
文书遮眼频投笔,尘土填胸欲废吟。
可笑杜陵怀稷契,三年尸位定何心。
郑孝胥的《和朝鲜朴荣哲韵》是一首七言律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朴荣哲韵的深情怀念。
《和朝鲜朴荣哲韵》通过押[侵]韵的手法,使诗歌的韵律更加悦耳动听,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严谨态度。该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光绪八年(1882),当时郑孝胥已经是一位举人级别的知识分子。他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还在政治舞台上活跃,历任日本各地领事、总领事等职,直至湖南布政使。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朴荣哲韵的思念之情。诗中“劫馀文物久销沈,忽枉新篇惬素襟”两句,描绘了历史的沧桑变化与个人情感的微妙联系;“文书遮眼频投笔,尘土填胸欲废吟”则表达了诗人因长时间书写而感到疲惫,但仍然坚持写作的情形。
郑孝胥通过对朴荣哲韵友情的描述,展示了他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他认为诗歌不仅是艺术表达,更是文化传递的重要途径,因此他在创作过程中不断追求艺术上的完美。
《和朝鲜朴荣哲韵》不仅是郑孝胥文学创作中的佳作,也是中朝文化交流史上的珍贵文献。它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