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书尧生扇

当年晦若尝相语,绝顶初晴看雪山。
烦把峨眉从头说,不须疾首到时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又书尧生扇》是诗人郑孝胥创作的作品,该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姓名与时代:郑孝胥(1860-1938),字太夷,号苏戡,福建闽侯(今福州)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历任日本各地领事、总领事,仕至湖南布政使等职。
  1. 诗歌原文
  • 诗句内容:当年晦若尝相语,绝顶初晴看雪山。烦把峨眉从头说,不须疾首到时艰。
  • 诗意解释: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特定时刻的感受,他似乎在回顾过去的交流,并在山顶上欣赏着雪山的壮丽景色。诗人要求对方从整体的角度去描述事物,不必过分关注眼前的困难和未来可能的挑战。
  1. 作品赏析
  • 艺术风格:《又书尧生扇》体现了郑孝胥深厚的诗歌功底,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其用词考究,意象生动,能够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 思想内涵: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诗中蕴含了对人生境遇的反思,以及对过去与未来的哲思。这种对生活细节的捕捉,展现了诗人对人性与社会现象深刻的洞察力。
  1. 文学背景
  • 近现代中国社会环境:郑孝胥生活在中国清末至民国初年的社会转型期,这一历史阶段充满了动荡与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郑孝胥的诗歌往往带有强烈的时代烙印,反映出那个时代人们的心态和情感。

《又书尧生扇》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它不仅展示了郑孝胥作为一位诗人的艺术才华,还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精神追求。这首诗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还让人深思人生的真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