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大阪登高

霜风连朝作重阳,萧寥坐落无人乡。
端居秋气最先感,起与虫鸟争号翔。
楼头山海自围绕,于意不乐如羁缰。
逝将去此更一纵,瞬息百里遥相望。
未花蛮菊那足道,眼底正喜落日黄。
登高聊欲去浊世,负手天际终旁皇。
空中鸟迹我今是,底用著句留苍苍。
故山归隐有兄弟,倒海浣此功名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日大阪登高》是近现代诗人郑孝胥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这天登上大阪之巅所引发的感慨和心境。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郑孝胥(1860-1938),字太夷,号苏戡,福建闽侯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历任日本各地领事、总领事等职,后任湖南布政使。郑孝胥的诗作以《海藏楼诗》最为著名,而《九日大阪登高》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2. 诗歌原文:霜风连朝作重阳,萧寥坐落无人乡。 端居秋气最先感,起与虫鸟争号翔。 楼头山海自围绕,于意不乐如羁缰。 逝将去此更一纵,瞬息百里遥相望。 未花蛮菊那足道,眼底正喜落日黄。 登高聊欲去浊世,负手天际终旁皇。 空中鸟迹我今是,底用著句留苍苍。 故山归隐有兄弟,倒海浣此功名肠。

  3. 诗歌赏析:郑孝胥在这首诗中的用词考究,意境深远。“霜风连朝作重阳”,通过描绘秋风的萧瑟,为整个场景定下了沉静而又孤独的氛围。接着“萧寥坐落无人乡”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身处异乡、孤独无依的凄凉感受。

  4. 写作背景:《九日大阪登高》创作于诗人在日本任职期间,通过对重阳节的描写,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个人自由生活的向往。

  5. 作品评价:“逝将去此更一纵,瞬息百里遥相望。”这样的句子展示了诗人对于远方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渴望。而“眼底正喜落日黄”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温暖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九日大阪登高》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郑孝胥对于人生、自由以及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近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