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菊

天凉意便好,秋高诗欲长。
菊花为时出,见之辄神往。
岛人亦好事,辟地据高爽。
敛钱乃纵览,妇稚杂扰攘。
连棚往复还,种色竞题榜。
轻寒媚海日,千本各俯仰。
就中半束缚,佳卉失倜傥。
谁令尔生兹,逸士堕尘网。
来归伴萧斋,吾不汝抑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述菊》是近现代诗人郑孝胥的作品,其原文充满了对秋天、菊花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文学作品:

  1. 作者与时代背景
  • 作者简介:《述菊》是作者郑孝胥在近现代创作的诗作。他是一位深具文学才华的诗人,其作品深受当时读者的喜爱。
  • 创作年代:该诗作的创作时间属于近现代时期,具体年代难以考证。
  • 文化环境:在近现代的中国,社会经历了许多变迁,诗歌作为表达作者情感的重要形式,在当时的文化环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1. 作品原文
  • 诗中“我所居依高柳,偃息聊徜徉。残秋忽重九,颇讶花未黄”等句子描绘了作者隐居生活的惬意与对自然景色的感受。这些描述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更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态度。
  • “邻园觅盆菊,恣取不靳偿。涉旬苞渐放,倜傥殊非常”则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在寻找并欣赏菊花时的喜悦之情。
  • “抗态已兀傲,舞姿极回翔。色奇固难媚,骨瘦偏含狂”等句进一步描绘了菊花的独特形态和气质,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菊花那种超凡脱俗的美。
  1. 作品特色
  • 抒情手法:郑孝胥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抒情手法,通过细腻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生活、自然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 意象运用:诗人善于运用意象来营造氛围,如“高柳依人”、“残秋”、“重阳”、“邻园菊”等,都为诗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艺术魅力。
  • 语言风格:郑孝胥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其字句的选择和排列既符合诗歌的节奏感,也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述菊》不仅是一首描写秋天和菊花的优美诗篇,更是一幅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精神和文人的生活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