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女七日而殇

夫何而为人,骨肉亦已具。
奄忽遂物化,掣电未尝驻。
微质倏去来,我意初不悟。
儿曹何所失,洒涕向暗处。
有无旋相生,常理自成数。
久视或偶然,沉吟山色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生女七日而殇》是一首由近现代诗人郑孝胥创作的诗。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亲情的深刻理解。

从内容上看,《生女七日而殇》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人性的理解。诗中“夫何而为人,骨肉亦已具。奄忽遂物化,掣电未尝驻”表达了人生短暂且脆弱的观点。诗人通过描绘女儿出生后很快就夭折的情景,强调了生命的脆弱性和不可预测性。而“微质倏去来,我意初不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消逝的无奈和接受。

在艺术手法上,《生女七日而殇》运用了象征主义和对比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例如,“有无旋相生,常理自成数”暗示了生命的轮回和自然的法则。这种表达方式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广泛的哲理意义。此外,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如“久视或偶然,沈吟山色暮”),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界的和谐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生女七日而殇》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一次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探讨和对人性的细腻刻画。郑孝胥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生命尊重的态度,以及对生活无常的深刻感悟,这些都是值得现代人反思和学习的重要课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