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陶斋所藏瘗鹤命水拓本

群鹤翩翻各冲举,目送灵真将出世。
世人臣滓满豪端,正坐尸居带馀气。
纷纷聚讼闹如沸,逸少华阳俱可置。
君谟老眼有微言,指出隋贤参楷隶。
隶楷相参转出奇,谁将此意试求之。
学书聊取记姓名,平生欹正任自为。
焦岩苍苍隐云水,上皇樵人呼不起。
留待丹徒陈善馀,辨证横山殊可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陶斋所藏瘗鹤命水拓本》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于嘉庆六年(1801年),当时袁枚正在浙江余杭任县令。诗中以“鹤骨”喻清白,以“鹤心”喻高洁,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之意,表达了自己不愿为官、向往隐居的思想。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

题陶斋所藏瘗鹤命水拓本
袁枚

鹤骨何曾染俗尘,
鹤心自与世人疏。
只愁一死埋何处?
长被埋时不掩之。

赏析: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随园主人等,是清朝中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出生于一个文化世家,家族中有多位知名文人。袁枚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尤其擅长诗文和书画。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怀和反映社会现实为主,其文风清新自然、幽默诙谐,深受后人喜爱。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嘉庆六年(1801年)左右,当时袁枚正在浙江余杭担任县令。在任职期间,他目睹了官场腐败和百姓疾苦的现实,心中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虑。同时,他也对隐逸生活充满了向往和追求,因此写下了这首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诗歌。

诗歌开篇即点明了主题,用“鹤骨”喻指高洁的品性,用“鹤心”喻指超然物外的心态。这种比喻手法既形象又生动,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鲜明。接着,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于仕途的厌倦和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他认为,像鹤一样的生命虽然可以自由翱翔于天空,但一旦死去,却无法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安葬,甚至可能被随意埋置在尘土里。这样的比喻既深刻地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不满,也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鹤的形象和行为,传达了袁枚对于官场生活和隐逸生活的不同态度和看法。他的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也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影响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