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承平多士夫,钟山若为人所归。
此山政是老名宿,荆公放翁尝追随。
吾侪流寓亲山色,不啻老辈私相依。
摩挲题名辄继刻,一瞑岂异生同时。
兴亡忽然来见逼,山灵脱命才几希。
名流狼狈鸟兽散,海上存者真孑遗。
当时图咏谓可久,转眼灰烬空馀悲。
君今再图重收拾,卷中人物殊参差。
后来观人益论世,未免变节留深讥。
何年更往何事定,聊破寂寞镌岩隈。
题徐积馀重绘定林访碑图
介绍
《题徐积馀重绘定林访碑图》是郑孝胥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与文化的一种追忆,也是对过往时光的深刻反思。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诗人简介:《题徐积馀重绘定林访碑图》的创作者郑孝胥,字太夷,号苏戡,福建闽侯(今福州)人。他是中国近代的一位杰出诗人和文学家,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后,曾历任日本各地领事、总领事,官至湖南布政使等职。在这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仕宦生涯中,郑孝胥饱经沧桑,其诗作也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复杂面貌和个体的命运沉浮。
作品原文及其翻译:原诗如下:金陵承平多士夫,钟山若为人所归。此山政是老名宿,荆公放翁尝追随。吾侪流寓亲山色,不啻老辈私相依。摩挲题名辄继刻,一瞑岂异生同时。兴亡忽然来见逼,山灵脱命才几希。名流狼狈鸟兽散,海上存者真孑遗。当时图咏谓可久,转眼灰烬空馀悲。君今再图重收拾,卷中人物殊参差。后来观人益论世,未免变节留深讥。何年更往何事定,聊破寂寞镌岩隈。
诗作赏析:郑孝胥的《题徐积馀重绘定林访碑图》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还蕴含了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中“金陵承平多士夫”一句揭示了作者生活的地点及时代背景,同时也暗示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接着通过描述钟山作为历史文化象征的地位,以及历史上著名的文人如王安石、陆游等人与之的关联,展现了一个文人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深切关注。
创作背景与影响:郑孝胥的这首诗是在他担任日本各地领事、总领事期间所作,反映了他对祖国故土深厚的情感和对历史记忆的珍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许多知识分子不得不离开自己的故土,寻找生存的空间,而郑孝胥则选择了留在故乡,用诗歌记录下这个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心路历程。
郑孝胥的《题徐积馀重绘定林访碑图》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到郑孝胥的个人经历和艺术成就,还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