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拔可题黄石斋与乔柘田手札

忠端多名迹,可敬亦可爱。
略观近入藏,此卷宜为最。
东洲与石洲,两跋已云备。
乙盦为六诗,逸韵转奇肆。
我观书品论,迂谨有殊致。
茂弘安石间,逸少乃其次。
正坐书掩名,钓戈等能事。
学中七八乘,作书特未艺。
岂堪溷长者,曾不辨法意。
作书莫作草,怀素尤为厉。
君实与明道,不草究何碍。
时人解章草,黄谢若小异。
云间周思兼,独往擅妙诣。
行草推觉斯,未老锋犹锐。
未若倪鸿宝,掩苏当抹蔡。
缙绅惮小楷,率尔趁笔势。
一扎才四行,大书那足贵。
又与鸿宝书,持论主遒媚。
以此考所见,言行实不背。
昔尝睹榕颂,隽拔有古味。
樟谳与千文,天壤或犹在。
善书轻其书,小技故可愧。
荆公赋颜碑,语意绝相类。
吾生无死所,偷活识前辈。
犹期树名节,何用托文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为拔可题黄石斋与乔柘田手札》是清代文人张英(字子翼)的一篇书信作品,创作于1724年。张英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官员,他的文采和才情在当时受到广泛赞誉。这篇手札主要讲述了张英与另一位文人黄石斋之间的交往,以及他们之间的友谊和相互支持。

在这篇文章中,张英通过回忆与黄石斋的交往,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他回忆了两人相识的情景、共同度过的时光以及彼此间的深厚情谊。同时,文章也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互相切磋、交流思想的氛围。

《为拔可题黄石斋与乔柘田手札》作为一篇文学作品,不仅展示了张英的才华和文采,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通过对这篇文章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和思想状况,以及他们之间的交往和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