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败成忠孝,而亦能感人。
感人诚有效,死难终怀冤。
或未尽其用,势去不可援。
迂谬自取祻,功罪犹难言。
愿与知者谋,临事期万全。
苟其复君父,名节安足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事败成忠孝,而亦能感人。
感人诚有效,死难终怀冤。
或未尽其用,势去不可援。
迂谬自取祻,功罪犹难言。
愿与知者谋,临事期万全。
苟其复君父,名节安足论。
陆文烈公钟琦文子遗墨卷书后是明代文学家杨慎创作的一篇散文。该作品主要描述了陆文烈公钟琦的生平事迹及其遗墨卷书的情况,通过对陆文烈公的描写和对其遗墨卷书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陆文烈公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之情。
陆文烈公钟琦(1497年-1562年),字子翼,号文烈,明末清初时期著名的文人、学者、书法家和画家。他生活在明代中后期,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卓越的艺术才能而著称于世。陆文烈公不仅在儒学方面有深入研究,还擅长书法和绘画,其作品被后人传颂不衰。
杨慎(1488-1545年),字升庵,号博南山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他的文学作品广泛涉及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文体,其中以《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长篇章回小说尤为出名。杨慎的散文也颇具特色,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造诣而受到赞誉。
陆文烈公钟琦和杨慎之间的联系并非直接的师徒关系,但陆文烈公的遗墨卷书对于杨慎来说无疑是珍贵的文化遗产。通过这篇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陆文烈公的生平事迹和艺术成就,同时也可以感受到杨慎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和传承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