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楼除夕

一身秋蝶抱寒花,卅载时光赴壑蛇。
樽酒镫前都是客,溪山梦里暂还家。
滴残午漏阑年雨,迎得春风半夜花。
寂寂拥衾无稳睡,静听窗外噪林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楼除夕》是清代刘文炜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从作品背景、文学价值和艺术特色等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品背景
  • 时代背景:《山楼除夕》创作于清代,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和文化的繁荣,文人墨客们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见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 作者生平:刘文炜生活在清代中后期,他的生平事迹不详,但据诗中“卅载时光赴壑蛇”之句推测,刘文炜可能经历过较为坎坷的人生经历,这为他的诗歌增添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哲理性。
  1. 文学价值
  • 艺术手法:在艺术手法上,《山楼除夕》运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描绘除夕之夜的景色与心境,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境界。诗人巧妙地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既富有诗意又饱含深意,充分展示了古典诗词的精炼之美。
  • 情感表达: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岁月流逝、人生沧桑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对除夕夜的描述,抒发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展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山楼除夕》的语言简练而不失韵味,诗句平实中蕴含深意,既有古典诗词的典雅之美,也有着民间文学的朴素真实。这种风格使得诗歌易于传诵,同时也易于理解,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 意境营造:刘文炜通过精细的景物描绘和深邃的情感抒发,营造出了一个充满禅意的诗境。诗人借助除夕这一特定时刻的景物变化,表达了他对生命流转、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

《山楼除夕》作为清代刘文炜的代表作,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部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和美学价值的文学作品。它不仅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才能,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